清明插柳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插柳枝的传统习俗,但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展现清明景象:到处都插着嫩绿的杨柳枝,深宅大院的绿荫显得格外幽静。这里"院宇深深"既写实景,又暗喻世俗生活的繁杂。

后两句是全诗精髓:只要内心保持清明(双关语,既指节气更指心境),不被世俗琐事困扰,就算不跟随习俗插柳枝又何妨呢?作者通过"插柳"这个具体行为,探讨了更深的处世哲学——真正的清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纯净。

全诗妙在将传统习俗与人生哲理自然融合,用杨柳这个清明节的标志物,引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如柳枝,思想通透似春风,让人感受到一种不随波逐流的从容智慧。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