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六日送春作

今年送春谁最欢,累臣生还栖故园。
惊心软红付尘梦,照眼柔绿开清尊。
今年送春谁最恶,燕齐鸟乌巢虏幕。
壮士白骨枝战场,内人红袖归沙漠。
人生若不开口笑,束缚山冈倩谁吊。
请看今日又春归,试问何时再年少。
床头沧酒犹满罂,屋下新泉似酒清。
桃笙竹几疏窗好,叠石移花略彴成。
春归懊恼如何遣,半是萧閒半游宴。
清阴午寂卷残书,小院风轻试歌扇。
凭君莫唱渭城歌,舞蝶啼莺奈尔何。
处处落花三月少,年年芳草送春多。
东风劝尔一杯酒,莫以如新怨白首。
明年把酒迎早春,仍是今年送春叟。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送春"为主题,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的豁达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两种截然不同的"送春"心情。有人欢喜(作者自己重回家乡),有人悲伤(战乱中将士战死、妇女被掳)。通过"壮士白骨"和"内人红袖"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转向个人生活。作者在书房饮酒赏景,布置庭院,用悠闲的生活排遣春归的惆怅。"半是萧閒半游宴"体现了半隐居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升华主题。劝人不要为春天离去而伤感,要像对待老友般与春天相处。最后两句特别精彩:今年送春的老人,明年还会迎接新春,暗示生命循环不息。

艺术特色:
1. 对比强烈:欢喜与悲伤、生还与战死、红袖与沙漠等对比,增强感染力
2. 生活气息浓:床头酒、新泉水、桃笙竹几等细节,展现文人雅趣
3. 哲理深刻:用春去春来比喻人生轮回,劝人豁达面对时光流逝

核心思想:不要为失去的春天伤感,而要以酒会友、以笑对人生,珍惜当下时光。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