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

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
倏然散于风,高空不能陟。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
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
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
德薄灾荐臻,忸怩临兆亿。

现代解析

《轻云》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轻云从远处峰峦升起,缓缓飘动,最终被风吹散,消失在高空中。诗人借轻云的变化,表达了对于时令的变化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同时也寄托了对于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诗中,“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描述的是轻云从远方的山峰升起,渐渐与天空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现了云的柔美和自然的和谐。而“倏然散于风,高空不能陟”则形象地描绘了云在风的作用下迅速消散,高悬在空中的云无法再升到更高的地方,象征了自然的无常和不可控制。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中的“启蛰”指的是大地开始复苏的季节,此时万物生长,充满生机,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则是在描述冬季降雪不足,使得春季播种失去了必要的条件,担心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的忧虑,认为天赋予人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的责任,而这种忧虑似乎没有尽头。“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说明诗人虽然尽力去做好自己的职责,但仍感到无力回天,改变这一不利局面。

“德薄灾荐臻,忸怩临兆亿”中的“德薄”指的是德行不够深厚,难以抵挡灾祸。“忸怩临兆亿”则形容诗人面对如此众多的灾民感到羞愧和不安。整首诗通过轻云的消散引出对自然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发了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刻忧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