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子长 其一

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
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
宁知造化心,天地无情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李子长的,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世道不公的感慨。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李子长的形象:住在仙城的李子长,头发短得不足一寸(可能暗示生活窘迫)。家里有等着吃饭的孩子,却遇不到像郭元振(唐代名臣,以乐善好施著称)这样的贵人相助。简单几笔就画出一个为生计发愁的普通人形象。

后四句转为抒情:虽然多年没有往来,但我始终惦记着你。哪里想得到命运如此弄人,天地竟是这样冷酷无情。这里的"造化心"指命运的安排,"天地无情"则是诗人对现实发出的沉重叹息。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关怀。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自然,但字里行间都是对朋友处境的疼惜。最后两句突然把个人遭遇上升到对天地的质问,让这首小诗有了更深刻的力量——它不仅是同情某个朋友,更是为所有在困境中挣扎的普通人发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