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今夜西崖月,徘徊碧树颠。
乱云纷似絮,远火小于钱。
松老涛声劲,天低塔影连。
疏钟何处发,清韵半空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夜晚景象,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

开头两句"今夜西崖月,徘徊碧树颠"就像用镜头捕捉画面:今晚西边悬崖上空的月亮,在碧绿的树梢间缓缓移动。"徘徊"二字让月亮有了人的情感,仿佛在树顶流连忘返。

接着诗人用两个巧妙的比喻:"乱云纷似絮"把飘散的云比作飞舞的棉絮,"远火小于钱"将远处的灯火比作铜钱大小。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生活化,让读者能立即在脑海中构建出画面。

"松老涛声劲,天低塔影连"转入听觉和空间感的描写。苍劲的老松在风中发出波涛般的声响,低垂的夜空下,佛塔的影子连绵不断。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影子的描写,营造出空旷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疏钟何处发,清韵半空悬"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稀疏钟声,清澈的余韵在半空中回荡。这个结尾余韵悠长,让整首诗在声音中缓缓收束,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月夜、云朵、灯火、松涛、塔影、钟声等元素,共同构成一个空灵静谧的意境。诗人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并用贴切的比喻将之呈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远离尘嚣的宁静夜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