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宁民罢瑕丘簿
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
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
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
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
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
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
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
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
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
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
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
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
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
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
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
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
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
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
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
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
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
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
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
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
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
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
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
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
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
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
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邓宁民的小官辞职回家的故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打工人的辞职快乐歌"。
开头用"火云烧空、大暑天连金属都要融化"这种夸张描写,立刻让人感受到盛夏赶路的煎熬。这时候别人都在躲太阳,邓宁民却急着赶路回家,同事们拉都拉不住——因为他要回去尽孝道。
中间部分特别真实:他说当这个小官就像坐牢,天天被米盐账本吵得耳朵疼,看文件看到眼发花,整天提心吊胆怕犯错。最扎心的是"虽然偶尔能看书,但就像做贼偷时间",这简直就是现代社畜的写照啊!
结尾特别有意思:看着日历数离职日子,想到马上能回家,脸上藏不住笑。诗人自己也说羡慕得不行,表示"这破工作我也不想干了,要学你辞职"。把辞职比作"登仙山",把上班说成"当囚犯",这种对比既幽默又解气。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数日历盼下班、工作噪音像菜市场)说出了古今打工人的共同心声——工作再重要,也比不上回家陪父母孩子的温暖。诗人用"所得较所失"这句话点破:升职加薪的收获,永远抵不过错过孩子成长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