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试终场王德循置酒登月阁邀丁希韩甚欢夜分方罢

宝炷芬敷散瑞烟,月移花影上栏杆。
角声又报梅花弄,只恐归时夜更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酒宴的欢乐与散场后的淡淡惆怅。

前两句写宴会场景:香炉里飘出缕缕芬芳的瑞烟,月光把花影慢慢移到栏杆上。这里用"宝炷芬敷"和"月移花影"两个动态画面,既表现了宴会的雅致氛围,又暗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后两句写宴会结束:远处传来报时的号角声,曲调是《梅花弄》——这个细节很巧妙,既交代时间已晚,又用"梅花"呼应前文的"花影"。最后一句"只恐归时夜更寒"突然转折,在欢乐之后点出离别的凉意,就像我们聚会散场时,热闹过后的街道总会显得格外冷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用温暖与寒冷的对比:香炉的暖烟对应夜寒,宴会的欢愉对应独归的寂寥。诗人没有直接写宴会多热闹,而是通过散场时的感受,让读者自己想象当时的欢乐,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让人回味。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