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沂水

一苇问舟子,沦漪复此间。
澄襟照流水,暄景弄湲潺。
沙远川光灭,人稀渡口闲。
悠然津济乐,谁信浪如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渡口风光,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闲适自在的心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着小船渡河,向船夫询问渡口情况,看到水波荡漾的景色。"一苇"形容小船轻巧,"沦漪"指水波纹理,营造出轻盈流动的画面感。

中间四句用清澈的衣襟映照流水、温暖阳光戏弄水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远处沙岸模糊了河面反光,人迹罕至的渡口更显宁静,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水墨画般的恬淡景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在这悠然自得的渡河乐趣中,谁能想到水面其实波涛汹涌呢?这里用"浪如山"的夸张对比,反衬出诗人超然物外、不为外境所扰的豁达心态。

全诗妙在通过寻常渡口场景,用动静结合的笔法,由视觉(水波、阳光)到听觉(潺潺水声)的多感官描写,最终升华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诗人把日常的渡河经历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平和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