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归舟读秋水轩倡和词赓元韵
旅恨愁飙卷。
看当今、词人红豆,将愁俱遣。
雨过芳洲红湿好,疑是墨花犹泫。
真不负、霜蚕银茧。
羡杀骊珠争攫处,料当场、肯让才华浅。
斑管搦,一时展。
人生岂必封侯显。
但挥毫、千军横扫,词圆诗匾。
俗眼蚩蚩谁爱惜,一似蜀中黄犬。
雕虫技、如何能免?
满眼珠玑心醉矣,解钱刀、快把新篘典。
吟咏罢,烛初剪。
看当今、词人红豆,将愁俱遣。
雨过芳洲红湿好,疑是墨花犹泫。
真不负、霜蚕银茧。
羡杀骊珠争攫处,料当场、肯让才华浅。
斑管搦,一时展。
人生岂必封侯显。
但挥毫、千军横扫,词圆诗匾。
俗眼蚩蚩谁爱惜,一似蜀中黄犬。
雕虫技、如何能免?
满眼珠玑心醉矣,解钱刀、快把新篘典。
吟咏罢,烛初剪。
现代解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文人的傲骨与洒脱",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真正的才华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自由创作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上阕(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场文人聚会写诗的盛况:
1. 开篇用"愁风卷旅恨"的意象,暗示文人聚会是为了排解忧愁。
2. 用"红豆"比喻好词佳句,说这些文字游戏能驱散烦恼。
3. "雨过芳洲"的描写,把纸上墨迹比作雨后红花,形容大家写得投入尽兴。
4. 特别称赞在场文人才华横溢,像抢夺宝珠一样争相展示文采,拿着毛笔一挥而就。
下阕(后半部分)抒发作者的人生观:
1. 直接亮明观点:人生价值不在于当大官(封侯),而在于能写出横扫千军的豪迈诗词。
2. 讽刺世俗眼光短浅,就像蜀地的看门狗(黄犬)不识货,但文人写诗的热情无法抑制。
3. 最后描写自己沉醉在珠玉般的诗词中,甚至想当掉家当换酒钱,在烛光下继续吟诗作对。
全词最动人的是两种对比:
- 世俗眼光与文人傲骨的对比
- 功名利禄与创作快感的对比
作者用生动比喻(墨花如雨、抢宝珠、看门狗)和直白语言,表达了"写诗比当官更痛快"的文人情怀,最后那个"当东西换酒钱也要写诗"的结尾,特别能让人感受到创作带来的纯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