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小霸王孙策的墓。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句"千里争衡最少年"说的是孙策年纪轻轻(26岁)就打下江东基业,像赛跑一样在乱世中快速崛起。"千里争衡"比喻他像参加长距离竞赛的选手。
第二句"马骄风疾喜行前"用骏马在风中奔驰的画面,表现孙策勇往直前的性格。一个"喜"字特别传神,说明他不是被迫打仗,而是享受征战的过程。
第三句"正当许下迎天子"暗指孙策遇刺时,正计划从曹操手里抢汉献帝(当时在许昌)。这是全诗最大的遗憾——他本可以成就更大事业。
最后"玉树生埋在九泉"用"玉树"比喻年轻英俊的孙策(古人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美男子),"生埋"强调他的早逝多么可惜。就像一棵正要开花结果的树被突然埋进土里。
整首诗像一部快进的电影:先看少年英雄意气风发,突然镜头转到冰冷的坟墓。这种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残酷,也突出了孙策传奇而短暂的一生。作者没有直接说"可惜",但每个字都在表达惋惜之情。
王宾
(923—995)宋许州许田人。善骑射。太宗太平兴国初,补东头供奉官、亳州监军。从征太原、范阳。七年,与许昌裔同掌水陆发运两司,储积增羡,号为称职。黎阳当舟车交会,以荐命护黎阳军。召为右羽林大将军,出知扬州兼淮南发运使,徙为通许镇都监。宾事太祖之父弘殷及太祖、太宗殆六十年,最为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