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丛山关入绩溪界巧溪桥

江南江北路迢迢,马上朱颜渐觉凋。今日故乡初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长途跋涉后终于回到家乡的感慨。

第一句"江南江北路迢迢"用简单的对比,说从江南到江北的路途非常遥远。就像我们现在说"从南到北跑了个遍"一样,强调这一路的不容易。

第二句"马上朱颜渐觉凋"很形象,说在马上奔波太久,连红润的脸色都渐渐憔悴了。就像现代人坐长途火车后满脸倦容的样子,让人感受到旅途的疲惫。

最精彩的是后两句。诗人远远望见丛山关,知道终于进入家乡地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巧溪桥。这种心情就像在外打工的人坐火车回家,看到家乡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时那种激动。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而是用"初入眼"三个字,把那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写活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路远、脸色差、看见桥),写出了每个游子都懂的那种归乡情。特别是最后看到家乡景物时的画面感,让人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在疲惫的旅途中突然眼前一亮,找到了回家的路。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