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鹥亭

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
凫鹥为鸟虽甚微,君心仁爱乃在兹。
不忍壮者弋其母,儿童捕其儿,凫鹥母子何嬉嬉。
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凫鹥朝傍云烟飞,倦来暮入菰蒲栖。
寄巢生子冬复夏,巢稳子大无人知。
我思入境观君为,坐见三异于今时。
知君官久行亦归,亭上引满伤别离。
岂惟丰人惜君去,虽我亦为凫鹥悲(清王峻乾隆《徐州府志》卷一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王峻写给朋友的一首诗,题目为《凫鹥亭》。诗中通过描写凫鹥(一种水鸟,也就是鸭鹅之类)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仁爱之心的赞扬,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的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 意思是你的举动如同建造了凫鹥亭一般,还写下了关于凫鹥的诗。接下来,通过描绘凫鹥的生活,进一步展现友人的仁爱之心。作者认为,这些小鸟虽然微小,但君主却用仁爱之心关怀它们。

诗中提到,“不忍壮者弋其母,儿童捕其儿,凫鹥母子何嬉嬉。” 也就是说,人类不应伤害母鸟,更不应夺走小鸟,因为凫鹥母子之间的温情是如此可爱。接着,作者描述了凫鹥的生活环境:“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这里的凫鹥早上在云雾中飞翔,傍晚则在水边的菰蒲中休息,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寄巢生子冬复夏,巢稳子大无人知。” 这句描述了凫鹥一年四季的循环,巢中的鸟儿一代代繁衍,成年后的小鸟渐渐离开,巢中的一切却无人知晓。这里表达了生命轮回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离去。

“我思入境观君为,坐见三异于今时。” 表达了作者希望亲自去看一看凫鹥亭,感受友人所做的一切,并认为这样的举动非常罕见且珍贵。这不仅是对仁爱之心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品德的推崇。

“知君官久行亦归,亭上引满伤别离。” 友人即将离开,诗人在亭上饮酒,心中伤感。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一句“岂惟丰人惜君去,虽我亦为凫鹥悲”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不仅普通民众会为友人离去感到惋惜,连作者自己也为之触动,也为凫鹥感到悲伤。

整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对凫鹥生活习性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友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惋惜和不舍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