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
昔听陇头吟。平居已流涕。今上关山望。长安树如荠。
千里非乡邑。四海皆兄弟。军中大体自相褒。其间得意各分曹。
博陵轻侠皆无位。幽州重气本多豪。马衔苜蓿叶。剑莹鸊鹈膏。
初征心未习。复值雁飞入。山头看月近。草上知风急。
笛喝曲难成。笳繁响还涩。武帝初承平。东伐复西征。
蓟门海作堑。榆塞冰为城。催令四校出。倚望三边平。
箭服朝来动。刀环临阵鸣。将军一百战。都护五千兵。
且决雄雌前利。谁道功名身后事。丈夫意气本自然。来时辞第已闻天。
但令此身与命在。不持烽火照甘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士从军出征的复杂心境和边关战场的壮烈场景,核心主题是军人豪情与思乡之情的交织。全诗可分三部分理解:
1. 思乡与从军的矛盾
开篇用对比手法:过去听《陇头吟》思乡曲就流泪,如今真正站在关山上,连长安城都变得渺小("树如荠")。虽然远离家乡,但将士们用"四海皆兄弟"的豪情自我安慰。军中有人得意升迁("分曹"),也有人怀才不遇("博陵轻侠无位"),暗示军队内部的现实差异。
2. 边关生活的真实写照
用战马嚼苜蓿、宝剑涂防锈油膏等细节,展现军旅日常。通过感官描写传递将士的孤独:月近山头却觉遥远,风吹草动引发警觉,笛声呜咽不成调,胡笳声嘶哑艰涩——这些都在表达初到边关的不适应。
3. 战争与功名的思考
后半段笔锋转向宏大的战争场面:汉武帝时代的远征("东伐西征"),用海水为护城河、冰筑城墙的夸张描写,突出战事艰难。"将军百战""都护五千兵"展现惨烈牺牲。最后点明主旨:真正的军人不在乎身后功名("谁道功名身后事"),只求活着完成使命("但令此身与命在"),这种"意气本自然"的豪迈,正是军人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全诗魅力在于既真实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又歌颂了军人"轻生死、重然诺"的侠义精神。那些战马、刀剑、笛声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亲临边关,而结尾的生死宣言更凸显出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