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诗重字体为蔡希敏归奎海咏别①

春花春月闹春嬉,阳春烟景十分奇。
报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风便送春宜。
春城廿载瀛洲客,春宵剪烛话心知。
投囊争富吟春句,煮酒频敲春夜棋。
今春忽买归舟紧,得意春归信乐之。
也知此去春台乐,其奈留春系我思。
留春无奈饯春去,鹿岛春澄三月时。
春草曾题江淹赋,春柳曾吟李白诗。
古来多少伤春别,今日春三忍别离。
别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树不胜悲。
春水盈盈秋水兴,春情宛在水之湄。
春潮有信君须记,重看来春返棹期(江宝钗编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送春歌》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送别诗,全诗围绕"春"字展开,通过反复咏叹"春"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八句描写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和诗人与友人相处的欢乐时光。诗人用"春花春月"、"阳春烟景"等词语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又通过"春宵剪烛"、"煮酒敲棋"等细节展现了与友人相处的温馨画面。

2. 中间八句表达了送别友人的复杂心情。友人即将乘船归乡,诗人既为友人高兴,又充满不舍。"留春无奈饯春去"一句特别动人,把对友人的不舍比作想要留住春天一样无奈。

3. 最后八句借古喻今,用江淹、李白的典故,表达离别之愁。但结尾又寄予希望,期待来年春天友人能乘船归来,让离别的伤感中透出一丝温暖。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巧妙地运用了"春"字的重叠。全诗18句,每句都包含"春"字,共出现22次。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春"字串联起送别的各个场景和情感,让整首诗浑然一体。

诗人把对友人的情谊比作春天的美好,把离别比作春天的离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虽然全诗充满离愁,但春天的意象让这份愁绪显得温暖而不凄凉,最后对重逢的期待更是让整首诗充满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