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汝高之京

问君此去欲何之,江北江南各一涯。
南北即从今日别,销魂不在渡江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语言直白却情感深厚。

前两句像在拉家常:"你这一走要去哪儿啊?"(问君此去欲何之)江南江北从此天各一方(各一涯),用最平常的问话道出最不舍的牵挂。后两句笔锋一转,说真正的难受不在渡江分别那一刻(销魂不在渡江时),而是想到"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南北相隔"这个事实时(南北即从今日别)。这种写法很巧妙——把离别之痛延迟到想象未来时爆发,比当场流泪更有冲击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两个老友站在江边聊天,但字里行间都是隐忍的深情。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说家常话,藏千斤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最深的离别愁绪,往往是在独处时慢慢涌上心头的。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