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
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游子思乡的心情,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说的是:我们一家人分散在南北各地,距离遥远得像在天边。当我努力想看清家乡的方向时,眼睛都看花了(这里用"眼已花"既可能是真的眼睛看累了,也可能是泪水模糊了视线)。

后两句"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更感人:想起家里的亲人,现在有谁陪他们说话呢?他们一定也在心疼我这个漂泊在外不能回家的孩子吧。这里巧妙之处在于不直接说自己想家,而是想象家人对自己的牵挂,这种"从对方角度写思念"的手法让情感更加动人。

整首诗就像一封家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个字都透着对家人的思念。特别是"应怜"二字,既写家人对自己的疼爱,也暗含自己不能尽孝的愧疚,这种双向的情感特别打动人。在端午节这个本该团聚的日子,这种不能回家的遗憾就显得更加强烈了。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