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行

出西门,望云之岑。
硕人在何许,言念劳我心(一解)。
采蓝叶,荐白华。
撷去不盈把,欲济河无涯(二解)。
路逢游冶子,招我以螺觥。
芳醇罗嘉俎,欲留还不能(三解)。
我行絇屧山涂阻,渴下掬泉清且深。
上有梧桐如铜青,欲取系丝徽黄金(四解)。
居常嫌扰扰,浮世何所营。
愿言慎服食,绵绵学无生(五解)。

现代解析

《西门行》是一首表达内心矛盾与人生思考的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感。全诗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像一个小场景,串联起诗人的情感变化。

第一部分写诗人走出西门,望着远山,思念一个让他牵挂的人(“硕人”),心里充满忧愁。这里的“云之岑”指云雾缭绕的山峰,暗示距离和阻隔。

第二部分写诗人采摘蓝叶和白花,但采得很少,无法装满手心。他想渡过眼前的河流,却发现河面宽阔无边。这里用“采花不满一把”和“河无涯”比喻理想难以实现,人生充满无奈。

第三部分写路上遇到一个热情的人,邀请诗人喝酒吃美食。虽然对方盛情款待,但诗人内心挣扎,最终选择离开。这里“螺觥”指酒杯,“嘉俎”指丰盛的菜肴,展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冲突。

第四部分写诗人走在山路上,口渴时捧起清澈的泉水解渴。他看到青色的梧桐树,想用黄金丝线装饰它。这里“铜青”形容梧桐的颜色,“系丝徽黄金”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可能难以实现。

第五部分是总结,诗人感叹世俗生活太吵闹,不知道追求什么才好。他决定保持简单的生活,注重养生(“慎服食”),学习“无生”的境界(指道家超脱生死、清静无为的思想)。这里的“绵绵”表示持续不断,体现诗人对精神修炼的坚持。

全诗通过日常小事(望山、采花、饮酒、走路)反映深刻的人生感悟,语言朴素但意境悠远。核心思想是:在纷扰的世界中,人常常感到迷茫和矛盾,但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和内心的修炼找到平静。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画面和行动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