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歌三首 其三

山坳筑著牧牛儿,白石凿凿蒙茸披。
缪公无人宁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

现代解析

这首《樵歌三首 其三》描绘了一个山野樵夫的日常生活,同时暗含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中的场景和意象都很朴实,但背后藏着深意。

前两句写的是山里的放牛娃和自然环境。"山坳筑著牧牛儿"是说在山谷里有个放牛的孩子,"白石凿凿蒙茸披"描绘了山石嶙峋、草木丛生的景象。这两句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山野画面。

中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缪公无人宁戚死"说的是春秋时期,宁戚想投靠齐桓公(诗中称缪公)却无人引荐,只能等待机会。这里暗指有才能的人得不到赏识。"独吹觱栗谁得知"中的觱栗是一种乐器,意思是独自吹奏却无人欣赏,比喻怀才不遇的孤独。

最后一句"不如采樵同路归"是整首诗的转折点。诗人看透了现实中的怀才不遇,觉得与其苦苦等待机会,不如像樵夫一样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这是一种看透世事后的豁达,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山野景象和典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语言虽然朴实,但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超脱的智慧。

郑起

宋人,字孟隆。五代时登进士第。后周恭帝初,累官殿中侍御史。宋太祖乾德初,掌泗州市征,负才倨傲,多所讥诋。刺史张延范衔之,密奏其嗜酒废职,出为河西令。后不愿迁徙,自烙其足,成疾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