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万里月当户,邮亭花满枝。
行人花下发,短笛月中吹。
坐觉春光损,频惊斗柄移。
天边芳草绿,愁绪细如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夜晚的旅途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愁绪。

开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月光洒遍万里,照在旅店门前,春花压满枝头。赶路的人在花树下休息,有人对着月亮吹起短笛。这里用"万里月"和"邮亭花"形成宏大与微小的对比,月光和笛声又构成视觉与听觉的交织。

后四句转向内心感受:坐着感觉春天正在流逝,不断注意到北斗星在移动(暗示夜深)。天边的芳草已经转绿,而诗人的愁绪却像丝线般纤细绵长。这里"春光损"和"斗柄移"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芳草绿"本该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却反衬出诗人的忧愁。

全诗妙在把旅途中的片刻休息写得既宁静又惆怅。月光、春花、笛声这些美好事物,在孤独的旅人眼中都蒙上了淡淡哀愁。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用看得见的"绿草"比喻看不见的"愁绪",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