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妾心化游丝"特别形象,把女子的心比作空中飘荡的游丝(蜘蛛丝),这个比喻既写出了思念的纤细脆弱,又表现了思念的无处不在。她明知这份感情就像游丝一样脆弱,根本牵不住心上人,却还是忍不住要去牵挂。
"牵欢古道边"点明了故事背景:在古老的道路旁,女子痴痴地望着远方,希望能用这缕"游丝"牵住心上人。这里的"古道"二字很有画面感,让人联想到漫长的等待和古老的爱情故事。
后两句直白地道出了爱情中最无奈的心境:明明知道留不住对方,却还是控制不住地去想念。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矛盾心理,把恋爱中人的痴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情感饱满,用游丝这个日常可见的事物作比,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它道出了古今中外恋爱中人共通的体验:那种理性上知道该放手,情感上却怎么也放不下的纠结心情。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