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轩书怀

满树牡丹相次红,客来不放酒杯空。
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处风光是处同。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
与君饮到如泥烂,我欲明朝杖屦东。

现代解析

这首《快轩书怀》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宴饮的酣畅与时光易逝的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快镜头:满树牡丹接连盛放,朋友来了就一定要喝到尽兴。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但眼前的美景处处相似——这里既写出了春光的绚烂,也暗含"花无百日红"的淡淡忧愁。诗人用"不放酒杯空"这种夸张说法,活画出主客痛饮的豪爽。

五六句突然转入风雨后的残春景象:夜雨打散了柳絮,五更风吹落了桃花。这两句用"打残""飞落"等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春天正在眼前消逝,带着几分无奈的美感。

最后两句最有趣:就算喝到烂醉如泥,明天还是要拄着拐杖往东去。这里的"东"可能指回家或继续旅程,在放纵享乐后突然回归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诗人用幽默自嘲的口吻,道出了人生既要尽兴又要前行的智慧。

全诗就像一部微电影:开篇是色彩浓烈的欢宴,中间穿插着风雨落花的蒙太奇,结尾定格在醉汉拄杖的滑稽画面。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春将尽,偏要醉一场"的洒脱,让现代读者也能会心一笑——原来古人面对时光流逝,也会选择先干杯再说。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