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鸠行

最喜群鸠在高树,时时相对呼风雨。
一朝狂噪百怒生,顿觉形骸分尔汝。
吁嗟羽族诚卑微,分飞顾影将安归。
丈夫斗智不斗力,排山倒海终何为。
古今局面皆如梦,休将胜负为轻重。
泰山兀立霄汉间,掣电轰雷摇不动。
众星敢比孤月明,一鹗能令百鸟惊。
英雄吐气千军勇,何待奋臂轻争衡。
秦人鏖战长城外,焉知祸起萧墙内。
鸿沟万里接天流,茫茫楚汉今安在。
曾闻捕羊指为虎,羊质虎皮宁足数。
蚊虻飞聚任成雷,一击胜之未为武。
争名逐利田单牛,烈火连天苦未休。
满目豪华易消歇,祇馀荒冢北山头。
一门牴牾成胡越,尺田寸宅交相夺。
说客苏张不可移,骨肉恩情中断绝。
何如捲舌且深藏,冰天炎海夜生凉。
掩耳不闻门外事,是非得失俱相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鸟类的争斗比喻人世间的纷争,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和深刻的历史典故,传递出作者对人性争斗的反思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开篇描写鸠鸟在树上和谐相处,突然翻脸争斗的场景,就像生活中朋友反目成仇。作者感叹鸟类尚且如此,人类为利益争斗更显可笑。诗中"丈夫斗智不斗力"是关键句,主张用智慧而非蛮力解决问题。

中间用一系列历史典故强化主题:长城外的秦军不知后院起火,楚汉相争的鸿沟早已消失,田单的火牛计造成惨烈伤亡。这些都在说明再激烈的争斗终将化为尘土,就像北山上的荒坟。

最后用家庭矛盾作比,指出骨肉为寸土反目,连能言善辩的苏秦张仪都调解不了。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管好舌头、远离是非,像置身清凉世界般超脱。结尾"是非得失俱相忘"点明主旨——放下执念才能获得内心平静。

全诗妙在将动物争斗、历史典故、家庭矛盾层层递进,最终升华到人生哲理。就像用鸠鸟打架这面镜子,照出了人类争斗的无谓,提醒我们跳出输赢得失的困局。这种借物说理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