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林茂之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待。
首联“与君期入蜀,珍重尺书回”意思是:我们约好一起去蜀地(四川),你回信时一定要保重自己。这里的“尺书”指书信,说明两人虽然相隔两地,但依然保持联系。
颔联“只索诗篇寄,不同朋友来”意思是:虽然只能通过诗篇互相寄送思念,但这份情谊和真正见面没什么不同。诗人强调即使不能相聚,文字也能传递深厚的情感。
颈联“益州香米熟,官舍菊花开”描绘了蜀地的风物:益州(成都一带)的香米成熟了,官舍旁的菊花也盛开了。这里用美好的景物暗示蜀地的生活值得期待,也隐含对朋友的关心——希望他在那里过得舒适。
尾联“敌却巴中路,猿声一段哀”略带感伤:尽管蜀地风景宜人,但巴山蜀水的路途艰险,猿猴的哀鸣更添离愁。诗人可能担心朋友旅途辛苦,也暗含对分别的不舍。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离别的淡淡忧伤,展现了古人友谊的深厚与含蓄。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