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樊口解舟
武昌夏口之山川,天寒不见吹箫船。
短篷推枕酒半醒,斑斑雨里茸茸烟。
沙头白鸟闭目立,上下掠火交乌鸢。
修蛇赴壑了弗顾,苟且一白春风前。
我亦长吟上汉水,夜来参到梅花禅。
一枝似铁忍寒冷,一枝如玉生温妍。
老人无以饯岁事,只掉此舌为辰筵。
江湖落魄又五年。
短篷推枕酒半醒,斑斑雨里茸茸烟。
沙头白鸟闭目立,上下掠火交乌鸢。
修蛇赴壑了弗顾,苟且一白春风前。
我亦长吟上汉水,夜来参到梅花禅。
一枝似铁忍寒冷,一枝如玉生温妍。
老人无以饯岁事,只掉此舌为辰筵。
江湖落魄又五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寒冬在樊口解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孤寂与禅意。
开篇写武昌夏口的山川景色,天寒地冻,连往日热闹的吹箫船也不见了踪影。诗人半醉半醒,躺在小船的短篷下,看着细雨朦胧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写沙洲上的白鸟闭目而立,上下飞掠的乌鸦与火光交错,蛇也躲进洞中不再出现,只有春风前的白色(可能指残雪或白梅)显得格外醒目。这些意象烘托出冬天的萧瑟,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后半部分转入抒情。诗人长吟着顺汉水而下,夜晚参悟梅花所蕴含的禅意——梅花有的枝干如铁,忍受严寒;有的洁白如玉,温润美好。这种对比既写梅花的坚韧与柔美,也暗喻诗人自己的心境:既有坚韧的一面,也有对温暖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无力操办丰盛的岁末宴席,只能以吟诗代替。漂泊江湖五年,依然落魄,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自嘲。
整首诗以冬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梅花意象,表达了诗人孤寂、坚韧而又略带禅意的心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