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叹

大星芒鬣张,小星光华开。
皇天示兵象,胜地今蒿莱。
河岳气不分,烛龙安在哉?
参赞道岂谬,积阴故迟回。
疏风夜萧萧,野燐纷往来。
安知非游魂,相视白骨哀。
汩汩饮马窟,云(一作冥)冥望乡台。
于时负肝胆,慷慨思雄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后的秋夜景象,充满悲凉与反思。

开篇用星星作比喻:大星像鬃毛竖起的猛兽(暗示战乱),小星微弱闪烁(象征百姓)。天空仿佛在展示战争的预兆,曾经的繁华胜地如今长满野草。山河失去了往日的灵气,连传说中的烛龙(掌管光明的神兽)也不见了踪影。

诗人质疑:难道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道理错了吗?为何阴云久久不散?秋夜寒风中,荒野飘荡着磷火(俗称"鬼火"),可能是战死者的魂魄在尸骨旁哀伤。战马饮水的洼地血迹未干,阵亡将士的亡魂还在遥望故乡。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在这样的时代,更需要肝胆相照的义士和力挽狂澜的英雄。全诗通过阴森凄凉的战场夜景,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英雄的渴望,像是一幅用文字绘制的"战争创伤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