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峨眉同年还江阴省亲

京华作客谁最难,京华归客谁最欢。
眼中之人见曹子,片帆六月离长安。
曹子有母不得养,惘惘对客常心酸。
今年尺书上承明,乞身南去归江城。
过我小斋忽狂笑,两腋轩举凉风生。
眉宇已是云中鹤,樊笼将别毛羽轻。
自言十亩江阴宅,古树苍藤覆墙碧。
䆳阁萧疏竹满窗,芳园烂漫花围席。
愿言将母馀何求,嘉果新蔬日堪摘。
曹子雅嗜韩柳文,落笔排宕生春云。
朱弦疏越振遗响,淫哇促节空时氛。
却抱残书涉江水,江阴八月莼羹美。
华发千茎板舆上,奇文一卷荒园里。
不分吾侪日相见,养亲著书让吾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曹峨眉的朋友从京城回老家江阴探望母亲的故事,用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亲情与自由的珍贵。

京城里的辛酸与归乡的喜悦 开头用两个"谁最难""谁最欢"的对比,点出曹子在京城漂泊时思念母亲的痛苦("惘惘对客常心酸"),和如今能回家的兴奋。他像一只终于飞出笼子的云中鹤("眉宇已是云中鹤"),连走路都带着风("两腋轩举凉风生")。

老家生活的诗意画面 诗人用"十亩宅院""古树苍藤""竹窗花席"等意象,描绘曹子老家宁静美好的环境。特别是"江阴八月莼羹美"这句,用江南特产莼菜羹勾起读者对家乡味的记忆,暗示简单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才华与亲情的抉择 曹子本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嗜韩柳文""落笔生春云"),但为了陪伴母亲("华发千茎板舆上"),他宁愿暂时放下功名。最后两句"养亲著书让吾子"既是调侃也是敬佩——比起在京城和朋友们吟诗作对,照顾母亲、在田园里读书写文章才是更重要的。

全诗精髓 通过一个普通人回家的故事,诗人告诉我们:功名利禄不如亲人相伴,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胜过京城的繁华。诗中"云中鹤""莼羹美"这些生动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曹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