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谷暗随呼应,禽春不速来。
幽居逢令序,跬步且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中的春日生活片段,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谷暗随呼应,禽春不速来"写的是山谷里的回声和迟迟未到的春鸟。山谷幽暗,说话会有回声相伴,但本该在春天活跃的鸟儿却迟迟不来。这里用声音的"有"和鸟儿的"无"形成对比,既写出了山居的寂静,又透露出对春天的期待。

后两句"幽居逢令序,跬步且徘徊"写的是隐居者的状态。住在幽静的地方,虽然迎来了美好的季节(令序指节气时序),却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跬步指半步的距离)来回踱步。这里通过"跬步徘徊"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者既享受宁静,又略显寂寞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少的字画出最生动的画面,如"谷暗"二字就让人仿佛看到幽深的山谷。
2. 通过声音(呼应)和缺席(不速来)的对比,让安静的画面有了动态感。
3. "跬步徘徊"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把隐居者那种既满足于独处,又难免有些孤独的微妙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小景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淡的寂寞,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让人回味。

王致

(?—1055)宋明州鄞县人,字君一。以道义感化乡里,为诸生子弟所师尊。王安石极重其行。学者称鄞江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