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梅古荆山小饮山庄,用杜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风清四境觉心宽,有客蓬门且共欢。
归隐才能遂初服,游仙早已误儒冠。
两峰①高并连秋色,三友欣逢话岁寒。
白水亹②中今日会②,蓝田庄上昔年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朋友山庄聚会时的闲适心境和自然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风清四境觉心宽,有客蓬门且共欢"写聚会时的轻松氛围:清爽的秋风让人心情舒畅,简陋的茅屋前与好友相聚更添欢乐。这里用"蓬门"(柴门)体现隐居生活的朴素。

颔联"归隐才能遂初服,游仙早已误儒冠"是诗人的人生感悟:辞官归隐才能实现本心("初服"指本心),追求修仙之道反而耽误了读书人的正业。两句形成对比,表明诗人选择归隐的态度。

颈联"两峰高并连秋色,三友欣逢话岁寒"转入景物描写:两座山峰在秋色中并肩而立,三位好友欢聚畅谈。"三友"可能指松竹梅"岁寒三友",暗示友情经得起考验。

尾联"白水亹中今日会,蓝田庄上昔年看"将眼前聚会与杜甫名作对比:今天我们在溪水边的聚会,就像当年杜甫在蓝田崔氏庄的雅集。用典自然,既赞美当下,又向杜甫致敬。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风清"、"秋色"、"白水"等意象营造出淡雅的意境。诗人把归隐之乐、山水之美、友情之真融为一体,在闲适中有深意,平淡中见真情,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