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饯灶

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喧传寤祭。桦烛两行,椒浆一斝,浅醉神应善。

凭虚驰骤,云车风马,说上九天言事。奏迎送,短长弦曲,余音绕梁飞起。

此风溯自,黄羊托始,俗尚沿今犹尔。荔捻粉团,脯融豆乳,表敬随人意。

吉蠲致祷,也都不是,浪学王孙私媚。但只愿,乞来利市,普分余惠。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古代民间祭祀灶神的生动场景,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

上阕像一组热闹的镜头:开篇就是爆竹裂竹的声响,点明这是汉人腊月祭灶的时节。人们摆上桦木蜡烛、椒香酒水,带着微醺的虔诚祈祷。词人想象灶神驾着风云车马直上九天,把人间迎送灶神的弦乐声都带到了天庭——"余音绕梁"这个成语在这里用得特别妙,让无形的音乐变成了可见的飞升画面。

下阕则像一本民俗小百科:从古代用黄羊祭祀的起源,到当时用荔枝粉团、豆乳肉脯等普通食物表心意,展现祭祀习俗的演变。最后笔锋一转,说这些都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朴实的心愿:希望灶神能把福气带回来分给大家。这里把老百姓"讨利市"的心理写得既实在又可爱,就像邻居家老奶奶念叨"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的感觉。

全词妙在把神圣的祭祀写得充满生活气息,神仙坐的不是祥云而是"云车风马",供品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家常点心,愿望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普分余惠"。这种接地气的虔诚,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