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鹤轩

吾宗有令弟,所志乐夷简。
载笔游两京,襟抱常坦坦。
自言外祖翁,素不治资产。
平生有砚田,耕获同渭浐。
挥毫拟羲献,伯仲固无赧。
前朝虽薄宦,名士交无限。
所居有长松,蔚蔚张羽伞。
上有双白鹤,对之怡岁晚。
吴兴赵公子,书价重圭瓒。
为写松鹤轩,骞翥龙蛇绾。
翁今久仙去,往事不可挽。
轩居成丘墟,轩扁独遗板。
青松未化石,白鹤去不返。
追昔成梦寐,令人泪长潸。
求君为写图,庶或哀可铲。
我亦重其请,不复辞以懒。
欣然为一挥,庭宇已萧散。
须臾点染成,高致如在眼。
急须润吾笔,沽酒奉杯盏。
九原如可作,翁亦笑而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家族故事,通过描写"松鹤轩"这个书斋的兴衰,表达对亲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人物故事(开头到"令人泪长潸")
- 先介绍主人公的舅舅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最爱书法艺术
- 回忆外公生前清贫但高雅的生活:靠写字为生("砚田"比喻以书法谋生),书法堪比王羲之
- 描写外公的书斋"松鹤轩":有松树如伞盖,有白鹤作伴,还有大书法家赵孟頫题写的匾额
- 如今人已逝去,书斋荒废,只剩一块旧匾,连白鹤都飞走了

2. 作画缘由("求君为写图"到"高致如在眼")
- 亲人请求诗人把记忆中的书斋画出来,缓解思念之苦
- 诗人欣然答应,很快画出了当年书斋的清雅景象

3. 情感升华(最后四句)
- 诗人想用酒润笔继续作画,想象如果外公地下有知,一定会欣慰微笑

诗的核心魅力
用"松鹤"这个传统意象(象征长寿高雅),通过一个具体书斋的变迁,展现了中国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护。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想象画面——当后人用书画传承记忆时,逝去的亲人仿佛就在对着我们微笑。这种跨越生死的文化传承,正是中国传统最温暖的部分。

现代启示
就像我们今天用照片保存老宅记忆一样,古人用诗画留住精神家园。诗中"物质会消失,但文化记忆能永恒"的感悟,对现代人如何守护家族记忆、传统文化很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