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杂诗五(原作四,据《南阳集钞》改)首 其一

分从柳外扬鞭去,同作花前载酒行。
题得新诗无处寄,杂英飞絮满春城(自注:杨寺丞持诗见寻不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却又略带遗憾的场景。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两人在柳树外分道扬镳,各自扬鞭而去,但都带着同样的雅兴——准备在花前饮酒作乐。这里"分从"和"同作"形成巧妙对比,既写了分别,又暗示了两人志趣相投。

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新写了诗却无处寄给友人,因为春天太热闹了——满城都是飞舞的花瓣和柳絮。这里的"无处寄"不是真的找不到地址,而是说春天的繁华景象让人眼花缭乱,反而更凸显了思念之情。

整首诗用简单的日常场景(分别、写诗、春天)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分别后的思念,还带着点"想分享却错过"的小遗憾。最妙的是最后用满城飞花的热闹景象,反而衬托出内心的那一丝寂寞,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特别打动人。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