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井
芙蓉灼灼摧严霜,碧梧风落满银床。
辘轳声转汲寒水,孝烈芳徽万古扬。
岳王血染圜扉草,深闺上书痛不早。
银瓶相抱入井中,幽恨绵绵天地槁。
千尺之井一尺瓶,瓶中浸水何泠泠。
红泪中凝玛瑙赤,碧苔外映银砂青。
琉璃钟陈青玉案,黄金罍鼎色灿烂。
何如此瓶孝且贞,千年宝器淩霄汉。
辘轳声转汲寒水,孝烈芳徽万古扬。
岳王血染圜扉草,深闺上书痛不早。
银瓶相抱入井中,幽恨绵绵天地槁。
千尺之井一尺瓶,瓶中浸水何泠泠。
红泪中凝玛瑙赤,碧苔外映银砂青。
琉璃钟陈青玉案,黄金罍鼎色灿烂。
何如此瓶孝且贞,千年宝器淩霄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孝烈故事,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对比展现了一位女子的贞烈品格。
开篇用"芙蓉被霜打蔫"和"梧桐叶落满井台"的秋景营造悲凉氛围,暗示主人公遭遇的不幸。随后通过"辘轳打水声"这个日常细节,引出这个流传千古的孝烈故事。
诗中提到"岳飞血染监狱草",暗示故事发生在岳飞冤死的时代背景下。一位深闺女子(岳飞的女儿银瓶)上书救父未果,最终抱着银瓶跳井自尽。"银瓶浸水"的描写既写实又象征,银瓶在井水中泛着冷光,就像女子凝固的泪水和永恒的精神。
最后通过对比:华美的酒器(琉璃钟、黄金鼎)虽然灿烂,但都比不上这个承载孝心的银瓶珍贵。这个普通的银瓶因为承载着孝心和贞烈,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精神象征。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一个日常物件(银瓶)与崇高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华美,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力量。通过井、瓶这些朴素意象,展现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