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对喝酒这件事的复杂心情,用非常真实的口吻写出了人到晚年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年纪大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劲,连喝酒也常常觉得没意思。这里"意多违"三个字很妙,既说身体不适应喝酒,也暗含心里对热闹场合的厌倦。
中间四句像是老人的自我对话:现在清楚自己能不能喝(身体不允许),何必还计较过去喝酒时的对错(比如年轻时贪杯的往事)。选择安静养生,但心里还是怀念那些被称赞酒量好的日子——这种矛盾特别真实,很多戒酒的人都有这种"嘴上说不要,心里舍不得"的感受。
最后两句最有趣:想象那些酒友们(高阳侣指爱喝酒的朋友)应该会笑话自己现在喝不醉就回家。这里既有自嘲,也带着点小小的骄傲——虽然朋友可能不理解,但自己终于学会了适可而止。
全诗就像一位老人在和你唠家常,没有华丽辞藻,但把"想喝又不能喝"的纠结、"戒酒但怀念酒"的不舍、"怕被笑话又坚持自律"的心理活动,写得特别鲜活。我们身边那些戒烟、戒酒、养生的人,不也常有这种矛盾心态吗?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