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舜庙前古老杉树的非凡气质,通过大树象征圣贤精神。全诗用通俗的比喻展开:
开头说古杉虽然生长了亿万年(夸张说法),但依然像站在高山之巅般巍然挺立。这里用"总负"(始终背负)强调其与生俱来的不凡品质。
中间六句用对比手法突显古杉的品格:它忠贞的心志让秋天最香的桂花相形见绌,坚韧的节操盖过了耐寒的松树。任凭狂风摧折、霜雪侵袭,它始终笔直挺立。树干高入云霄,树根像龙一样深扎地底——这些都在说古杉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后四句转到现实意义:神仙常来树上栖息起舞,但能真正欣赏它价值的匠人却很少遇见。最后点明主旨:这棵枝繁叶茂的连理古杉(连理枝象征祥瑞),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圣贤的庙宇。
全诗妙在处处写树,实则句句喻人。古杉的"贞心""劲节"象征舜帝的品德,它抵御风霜的特性暗喻圣贤精神经得起时间考验,而"拥护圣神宫"则点明古树作为精神象征的守护意义。诗人用普通人熟悉的自然景物,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对圣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