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清明感怀

又是清明飞泪雨,此时最易销魂。
长安街上正纷纷。
谁知人海里,多少寂寥心。
来去春秋归旧梦,风前词草常新。
莺啼雁唳不堪闻。
一摞难了债,半纸碎诗文。

现代解析

这首《临江仙 清明感怀》通过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又是清明飞泪雨”,直接点明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雨水纷飞,仿佛连天地都一同落泪。这里借清明时节的雨,喻示着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

“此时最易销魂”,清明时节最容易让人动情,引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这里的“销魂”指的是深深打动了心灵。

“长安街上正纷纷”,长安街是繁华之地,但此时却是一片纷乱。这种反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谁知人海里,多少寂寥心”,在人海中,每一个看似热闹的地方,其实都藏着无数孤独的灵魂。这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大多数人在热闹背后的孤独与寂寞。

“来去春秋归旧梦”,这里的“旧梦”指的是逝去亲人的身影,也可能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整句意指人的一生就像春秋轮回,最终归于旧梦,象征生命的无常和对往昔的怀念。

“风前词草常新”,这里的“词草”比喻诗人的诗作,虽然“旧梦”已逝,但诗人的创作依旧充满活力,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失去也依然坚持创作的坚韧。

“莺啼雁唳不堪闻”,清明时节,鸟鸣和雁叫本是自然的景象,但诗人却觉得这些声音令人难以承受,暗示了那逝去的美好记忆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让这些自然之美也不再悦耳。

“一摞难了债,半纸碎诗文”,最后一句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即使写满一摞纸也无法偿还对亲人的思念,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无法排解的哀伤。

整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那些在喧嚣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普通人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