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原弟至武阳

骨肉情深千里轻,飞书忽报达江城。
开门待汝须臾顷,起步几回独绕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亲人久别重逢的急切与喜悦,语言直白却情感浓烈。

前两句"骨肉情深千里轻,飞书忽报达江城"用对比手法展开:再远的距离也挡不住血缘亲情,一封书信突然送到江城(武阳),带来弟弟即将到来的消息。"千里轻"三字巧妙,把抽象的情感重量转化为可感知的距离概念,让人瞬间理解亲情的分量足以跨越地理阻隔。

后两句"开门待汝须臾顷,起步几回独绕楹"像一组动态镜头:诗人不断开门张望,在房柱间来回踱步,短短等待时间却显得格外漫长。"须臾顷"与"几回"形成时间差,用身体动作的焦灼(反复开门、绕柱)代替直接抒情,比说"我很着急"更有感染力。那绕着柱子打转的身影,让每个有过等待经历的人都会心一笑。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家人间的日常对话。但正是这种质朴,让手足情深的温暖扑面而来。诗人捕捉了等待过程中最真实的细节——收信时的惊喜,等待时的坐立不安,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