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静坐焚香的场景,通过袅袅升起的香烟,表达了对人生和心性的感悟。

诗的开头写主人公在明亮的窗前安静读书,通过静坐来摆脱世俗的烦恼。他把无限的情思寄托在一炷香上,说明焚香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中间部分描写香烟升腾的美妙景象:香炉中升起一缕青烟,化作千万缕细丝飘向空中。这些烟云时而飘向高空,时而又随风飘回,就像人生的际遇一样变幻无常。

最后诗人悟出一个道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世事有过现"),但人的本性就像熏香一样不会改变("熏性无变迁")。这个道理就像水中的月亮,只要水面平静,月亮自然就会圆满呈现。意思是说,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就能看清自己的本性和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焚香这个日常小事,表达了"保持内心平静,回归本性"的深刻哲理。诗人用香烟的飘动比喻人生的无常,又用不变的香性暗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定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