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京城漂泊十年的人,内心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
前两句"自怜鱼鸟性,十载客长安"用鱼和鸟比喻自己向往自由的天性,却在长安(代指京城)客居十年,暗示身不由己的无奈。
中间四句道出了现实困境:仕途起伏像做梦一样虚幻("拙任升沈幻"),贫穷让去留都变得艰难("贫嗟去住难")。壮志未酬却已双鬓斑白("壮怀双鬓短"),只能在深夜孤灯下做着归乡的梦("归梦一镫残")。
最后两句"何日烟波里,从君把钓竿"是点睛之笔,用钓鱼这个典型意象,表达了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生活的强烈愿望。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在烟波浩渺的江湖边,和朋友一起悠闲垂钓的场景。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官场困顿"与"田园向往",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普遍面临的仕隐矛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