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 其一 齐桓公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
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齐桓公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用生动的比喻讽刺了表面风光背后的腐败本质。

前两句"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说的是:从师陉这个地方开始,就像《关雎》这样美好的诗歌源泉都干涸了,直到瓜丘这个地方,连儒家经典都被烧成灰烬。这里用文化衰败的景象,暗指齐桓公统治下社会道德的沦丧。

后两句"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更加形象:屋子外面爬满的虫子都嫌臭要捂鼻子,其实当年就已经是臭鱼烂虾的味道了。这里用"鲍鱼腥"这个生活化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齐桓公的霸业看似辉煌,实则从根子上就散发着腐败的气息。

全诗最妙的是用"虫子捂鼻子"这样接地气的描写,把历史批判变得生动有趣。诗人没有直接说齐桓公不好,而是通过"臭味"这个感官体验,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连虫子都嫌弃的统治,能好到哪里去呢?这种不说破的讽刺手法,既保留了诗歌的含蓄美,又让批判显得格外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