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寺歌

盘陀高不极,碧水环其根。
其上有古寺,其阳为寺门。
松桧昼阴龙象閟,藤萝岁久浮图昏。
老僧四五辈,见客如惊麇。
孤烟出香积,破衲缝秋云。
山长水远何寥廓,况复边秋木黄落。
钟梵空余出世音,风尘谁展匡时略。
宦海飘飘一叶身,东西南北久迷津。
出门上马欲有问,寺里山僧应笑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山上的古老寺庙,以及寺庙中僧人的生活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

开头四句勾勒出寺庙的地理环境: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碧绿的河水环绕山脚,山顶坐落着一座古寺,南面是寺庙的大门。这里用简洁的笔触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地。

接下来描写寺庙内的景象:松树和桧树投下浓密的树荫,寺庙建筑显得幽深神秘;年深日久的藤萝爬满了佛塔,让塔身显得昏暗不明。四五个老僧见到客人时,像受惊的小鹿一样慌张。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刻画出寺庙的古老和僧人的淳朴。

"孤烟出香积"两句特别传神:一缕炊烟从厨房升起,老僧们缝补着破旧的袈裟,就像在缝补秋天的云彩。这个比喻既写出僧人生活的清贫,又赋予画面诗意。

后半部分转向抒情。望着绵延的群山和远去的河水,加上边塞秋天的黄叶飘落,诗人感到天地辽阔而人生渺小。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虽然空灵脱俗,但在这纷乱的尘世中,又有谁能施展匡扶时局的才能呢?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自叹:自己就像宦海中飘摇的一叶扁舟,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想要向山僧请教人生真谛,又怕会被他们笑话。这个结尾既幽默又深沉,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迷茫和对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山寺与喧嚣的尘世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仕途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理。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抒情真挚,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