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北湖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盼。
首先,“北湖只隔岭头云”,诗人用“隔”字形容北湖与岭头云的距离,形象地表达了北湖的美丽和神秘。这里的“岭头云”可能是指北湖周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
接着,“谁在湖边问讯人”,诗人似乎在问,有没有人在湖边询问过他。这里的“问讯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或者是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然后,“若得小舟通我过”,诗人表达了自己如果能乘坐小舟穿越湖面,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里的“小舟”象征着诗人的愿望,而“通我过”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最后,“雨晴须破半时辰”,诗人说,无论雨还是晴,他都要花费半时辰去欣赏北湖的美景。这里的“雨晴”代表了不同的天气,而“破半时辰”则表达了诗人对北湖美景的珍视。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渴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