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与友人在焦山聚会时的壮丽景色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写景:诗人站在焦山顶峰(浮玉峰)整理衣衫,放声高歌仿佛与天籁共鸣。江面波光粼粼如青莲绽放,夕阳下群山如彩凤展翅。用"青莲"和"彩凤"两个绝美意象,把自然景色写得既灵动又神圣。
后四句抒情:诗人感叹那些隐居山林(薜萝)的高士已成往事,如今重游此地,官场人事(冠盖)已大不相同。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表面上说"高僧别舍不得讲经的席位",实际是说自己已向皇帝辞官(乞钓矶),准备过隐居垂钓的生活。这种含蓄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处世智慧。
全诗妙在将壮丽山水与人生抉择完美结合:前半段写景越壮阔,后半段归隐的决心就越动人。就像现代人站在高山之巅,既为美景陶醉,又思考人生方向,最终决定放下名利追求内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