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四首 其三

四子同清宴①,朦腾上紫云②。
日烘黄盖色③,霞散绣衣纹④。
指顾南图便⑤,瞻依北斗分⑥。
相如将白首⑦,何以答明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登高望远的画面,充满对理想抱负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四位好友在黄鹤楼上聚会宴饮,酒意微醺间仿佛乘着紫云腾空而起。阳光给黄色的华盖(可能指楼阁或云霞)镀上金边,晚霞像绣衣上的花纹般绚烂。这里用"朦腾"形容微醉飘然的状态,用"绣衣纹"比喻晚霞的绚丽,画面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

后四句抒情:诗人指点南方山河,感觉实现抱负的机会就在眼前;仰望北斗星,又感到对朝廷的依恋。最后以司马相如自比——这位汉代才子晚年仍怀才不遇,自己白发渐生,该如何报答明君的知遇之恩呢?这里"南图"暗指个人理想,"北斗"象征朝廷,通过对比展现文人既想施展抱负又眷恋仕途的矛盾心理。

全诗妙在将登高所见与人生感慨自然结合:从宴饮的欢愉,到眼前壮丽景色的震撼,再到对仕途人生的思考,层层递进。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表面是"如何报答君王",实则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淡淡惆怅,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