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示徒

庭中卓刹竿,悬幡更悬镫。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
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日常景象,传递了深刻的修行哲理。前四句描写寺院场景:庭院里竖着高高的旗杆,上面挂着灯笼和经幡。灯笼的光明象征佛法能照亮整个世界,经幡则指引人们走向最高境界的修行之路。这里用"大千界"(整个世界)和"最上乘"(最高佛法)这样宏大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灯笼、布幡来表现,把抽象的道理变得可见可感。

后四句转到门外的河水:河水既能照见人的面容,也能映照内心。诗人说真正的面容不怕皱纹(外在表象不重要),但求道之心必须深厚。这里用"照面"和"照心"的对比,强调修行重在内心而非外表。河水作为镜子,既反射真实影像,也暗示着修心要像深水一样沉静透彻。

全诗通过"刹竿-幡镫"和"河水"两组意象,把修行要点讲得生动明白:外在形式(如寺院摆设)是指引工具,内在悟性(如道心深浅)才是根本。就像灯笼要亮才能照明,河水要深才能映照,修行者也需保持内心的澄明与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