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杂兴

野径苔侵户,闲阶月到廊。
欣逢禾黍日,为制薜萝裳。
雨霁千林碧,霜清一叶黄。
兴来吟抱膝,未肯让羲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乡野的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闲适与自足。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长满青苔的小路延伸到门前,月光静静洒在走廊台阶上。苔藓和月光都是安静、不被打扰的象征,说明这是个远离喧嚣的地方。

中间四句用四季变化展现隐居之乐:看到庄稼丰收的日子就高兴,用藤蔓树叶做衣裳(表现亲近自然);雨后所有树林都显得更绿,霜降时一片黄叶飘落(用细微变化体现季节感)。这些描写都透着对简单自然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直接写心情:兴致来了就抱膝吟诗,觉得这种生活比上古帝王伏羲还要自在。这里"让"是"比不上"的意思,用夸张的说法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苔径、月光、庄稼、树叶这些日常景物,把一个知足常乐、享受田园的隐士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慕荣华、在平凡中发现美的心态,就像现代人偶尔放下手机去郊外散步时获得的宁静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