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小斧
何事君王执斧柯,竞传儿戏深宫里。
金字煌煌斧背镌,龙飞岁月明天启。
九重宴坐一事无,镇日摩挲此奇技。
惜把铦锋误指挥,不斩貂珰斩正士。
庙堂钟虡叹销沈,内殿旋闻斧声起。
从来淫巧荡君心,无愁岂是真天子。
此铁何人铸六州,大错几将神器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一个故事,主要是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对当时的政治状况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1. 开头描述政治局势:“委鬼当头政令弛,太阿之柄倒持矣”——这句诗中的“鬼”代表恶意或叛逆的力量,“政令弛”说明政策松懈,“太阿之柄倒持”比喻权力被错用或被不正当地掌握。整体意思就是当时的政治局势混乱不堪,权力被滥用。
2. 描述君王沉迷于象征权力的物品:“何事君王执斧柯,竞传儿戏深宫里”——君王居然沉迷于象征权力的斧头,把重要的政事看得如同儿戏。斧头是象征权力和威严的物品,但在诗中却变成了君王游戏的对象,暗示君王不再关注国家大事,而是沉迷于浅薄的娱乐活动。
3. 描述君王的忽视和无为:“金字煌煌斧背镌,龙飞岁月明天启。九重宴坐一事无,镇日摩挲此奇技”——诗中提到斧头上有金光闪闪的文字,这象征着权力和权威,但君王却整天拿着它摩挲,什么大事也不做。这里“九重”指的是皇宫,“镇日摩挲”说明君王整天只是玩弄这些象征权威的东西,不做任何实质性的政事。
4. 批评君王的错误决策:“惜把铦锋误指挥,不斩貂珰斩正士”——诗中提到君王用这把斧头误用了力量,结果并没有打击那些权贵,反而伤害了那些正直的人。这里“貂珰”指的是权贵,而“正士”则是指忠臣正直的人。
5. 预言政治的衰落:“庙堂钟虡叹销沈,内殿旋闻斧声起”——诗中提到朝堂和钟声都陷入了沉寂,意味着政治的衰退。而内殿却突然传来斧头的声音,暗示政治变得更加混乱无序。
6. 揭示君王的本性:“从来淫巧荡君心,无愁岂是真天子”——诗中提到君王沉迷于不必要的享乐和玩物,这表明他的心已经被不良的欲望所腐蚀。这样的君王,怎能称之为真正的天子呢?
7. 提醒这一切最终的后果:“此铁何人铸六州,大错几将神器徒”——诗的最后一句,通过“铸六州的铁”和“神器”的比喻,提醒人们,这样的错误最终会毁掉国家的根基。这句诗强调了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兴衰,取决于君主的德行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天启年间君主沉迷享乐、疏于政事的情景,最终预言了国家的衰落和君主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