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七

一襟离恨暗魂消,閒却鸣鸾白玉箫。
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春日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动人。

前两句"一襟离恨暗魂消,閒却鸣鸾白玉箫"直抒胸臆:满心的离愁别恨让人黯然神伤,连往日爱吹的白玉箫也闲置一旁。这里"鸣鸾"形容箫声优美如凤鸣,"閒却"二字生动表现出主人公无心吹奏的落寞状态。

后两句"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转为写景:燕子迟迟未归,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几株杨柳静静立在红桥边,投下幽暗的树影。诗人通过燕子缺席、春色迟来、杨柳阴影等意象,巧妙地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投射在景物上,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全诗以"离恨"为主线,用"白玉箫"、"燕子"、"杨柳"、"红桥"等典雅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春日画面。最妙的是"暗"字重复使用,既写魂消之状,又描柳影之态,把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景物,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忧伤。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