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山谷淡淡云烟缭绕,待穿过林子时日已西斜。
岸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溪边岸崩路塌,只有迂回而过,这时已是秋天,树叶渐少,才看到前面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水碓正在咯吱咯吱的转动着,溪沙上的木桥静静伫立着。
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
前村乌桕熟,疑似早梅花。
再往前走,就看到乌桕,看上去就好像梅花一样。
乌桕:中药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谷淡淡云烟缭绕,待穿过林子时日已西斜。
溪边岸崩路塌,只有迂回而过,这时已是秋天,树叶渐少,才看到前面人家。
水碓正在咯吱咯吱的转动着,溪沙上的木桥静静伫立着。
再往前走,就看到乌桕,看上去就好像梅花一样。
注释
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
乌桕:中药名。
赏析
这是黄镇成游历浙江东阳时写的一首诗,一方面,作者用心观察途中美景,以轻快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如诗如画的山中景色,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山谷有淡淡云烟,待穿过林子,日已西斜,溪边岸崩路塌,只有迂回而过,这时已是秋天,树叶渐少,才看到前面人家,水碓(dui)在转,溪沙上有一条木桥,再往前走,就看到乌桕,看上去就好像梅花一样。
作者的这首诗,描写的山景,似乎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差不多,先林后村,过后是花,这野碓,山桥,更显出与世隔绝之境。
黄镇成一生不追逐名利,隐居不仕,好游山水,此诗的意境,淡泊而悠闲,这正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而“早梅花”一句,作者以梅花自比,独显其傲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山村晚景图,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脚步走进了一幅水墨画。
开篇用"山谷里飘着淡淡的炊烟,穿过树林能看到西斜的太阳"这样简单的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黄昏时分的宁静。接着写赶路时遇到的趣事:山崖转弯处突然看见小路,树叶飘落后意外发现隐藏的人家,这种"柳暗花明"的惊喜感特别生动。
中间两句最有生活气息:春水推动着农家水碓发出欢快的声响,小木桥懒洋洋地横卧在浅沙滩上。这里用"喧"字让流水声变得热闹,用"枕"字把桥拟人化,顿时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结尾最妙,诗人远远看见乌桕树红艳艳的果实,还以为是早开的梅花。这个美丽的误会既点明了深秋时节,又透露出对春天的期待,给整首诗添了一分俏皮的趣味。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记录了下班路上看到的寻常风景,但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让普通的山村景色变得既真实又梦幻,让人读着读着就放松下来,仿佛也跟着进行了一场治愈的黄昏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