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意象,道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日月东西行未尽,相逢不必问如何"说的是:太阳月亮每天东升西落循环不息,人生路上遇到的人也不必追问太多缘由。这里用日月运行比喻人生的必然相遇,暗示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山间松食人应少,世上黄金梦最多"形成鲜明对比:山里靠松子果腹的人很少(指隐士生活清贫),但世上追逐金钱美梦的人却很多。诗人通过"松食"与"黄金"的对比,讽刺了世人贪图富贵的浮躁心态,赞美了隐居山林、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日月、山松、黄金等常见意象,表达了看淡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发人深省。
释云岫
释云岫(一二四二~一三二四),字云外,号方岩,俗姓李。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师事直翁,遍叩丛林名宿。初住慈溪之石门。历象山智门、明州天宁。继以三宗四维推挽继竺西坦席,升住天童。元泰定元年卒,年八十三(《语录》附录东明慧日《哭云外老人》注)。为青原下十八世,直翁举禅师法嗣。有《云外云岫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