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1949年)

乱后还家多友亲,问谁岁月任飘零。
予方有室鸱堪患,吏每来乡犬不宁。
再出依人嫌发白,一空长物爱毡青。
生涯只合兼耕读,梦想桃源锄带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1949年战乱后回家的复杂心情,既有团聚的温暖,也有对动荡生活的无奈。

开头"乱后还家多友亲"直接点明背景:战乱结束回到家乡,亲友们都来问候。但第二句"问谁岁月任飘零"笔锋一转,用反问语气道出这些年在外的漂泊无依,暗示战乱让大家都吃了不少苦。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对比写出生活现状:家里穷得连猫头鹰(鸱)都来抢食,官府的人一来连狗都吓得乱叫。想再出门谋生却已头发花白,家里空荡荡只剩一张旧毛毯最珍贵。这些细节既真实又心酸,猫狗的反应尤其传神,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百姓的困苦。

最后两句表明态度:决定一边种地一边读书,梦想着像古人那样在桃花源里边耕作边学习。这里的"锄带经"用典很妙,把农具和书本并提,既符合读书人身份,又体现乱世中坚守文化传承的执着。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没有直接控诉战争,但通过还家后的种种细节,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战乱带来的创伤。结尾的耕读理想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在苦难中透出一丝温暖的光亮。

0